1、选择题 如图是“白菜一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白菜—甘蓝”植株不能结籽
B.愈伤组织的代谢是自养需氧型
C.上述过程中包含着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和减数分裂等过程
D.“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白菜和甘蓝都是二倍体,它们的体细胞杂交后培育的“白菜—甘蓝”植株中有两个染色体组来自白菜,两个染色体组来自甘蓝,因此“白菜—甘蓝”属于异源四倍体,是可育的,能结籽,A项错误;愈伤组织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型状态的薄壁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愈伤组织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B项错误;上述过程包括去壁、原生质体融合、植物组织培养等过程,其结果是形成“白菜—甘蓝”幼苗,但并未发育到性成熟个体,因此整个过程中有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没有减数分裂过程,C项错误;任何性状都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及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盐碱地栽种植物,其出苗率和成活率较低,原因是
A.土壤溶液PH太小
B.土壤中缺少氮肥
C.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过高
D.土壤溶液浓度低于植物细胞液浓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过高,使植物根部细胞无法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导致所种植物的出苗率和成活率较低。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渗透原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为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在白天适当降温
B.在夜间适当提高温度
C.在白天和夜间都适当提高温度
D.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在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条件。在白天(有光)蔬菜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远大于呼吸作用。故适当提高温度,使酶的活性增强,就会使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当然呼吸作用也会增强,但适当提高温度使呼吸作用增加的幅度比光合作用小,蔬菜在白天就能积累更多的有机物。在夜间(无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故夜间适当降低温度,使酶的活性降低,代谢减慢,分解有机物减少,从而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会使种子死亡。下列对种子死亡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A.缺乏胚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B.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C.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释放
D.呼吸作用的产物对其产生毒害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消毒后有活力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放在无菌水中死亡的原因是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等有害物质,酒精对细胞具有毒害作用,导致种子死亡,D项正确;种子在萌发过程上中有足够的营养物质供其生长到长出绿叶;因为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有足够的营养,故不需要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绝大多数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数转化为ATP;A、B、C三项不是导致种子死亡的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无氧呼吸的产物对种子生命活动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中,需消耗ATP,但不需要载体的一项是
A.红细胞保钾排钠
B.胰岛细胞合成的胰岛素排出细胞
C.小肠对Ca、P的吸收
D.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