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学生将7%的尿素滴加在载玻片上的蚕豆叶表皮上,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2小时后再次观察时发现质壁分离的细胞找不到了。最可能的原因是
A.错拿了对照样品
B.时间过长,细胞壁收缩
C.溶质被缓慢吸收,使水分再度进入细胞
D.2小时后细胞可能死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尿素可通过自由扩散的形式进入到植物细胞液中,因此久置在尿素溶液中蚕豆叶表皮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当然本题中7%的尿素对植物来说,也是高浓度,可能会引起过量失水而死亡。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一段信使RNA分子有60个碱基,其中A有15个,C有25个,那么转录该RNA分子的DNA分子中C+T的个数是
A.25个
B.40个
C.60个
D.80个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信使RNA中含有60个碱基,那么模板DNA分子有30对碱基,也就是60个;
DNA分子中C+T=50%,因此有30个;选C。
考点:碱基互补配对计算。
点评:题目中有干扰项,提升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计算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把试管内容物经以下处理1小时后,滴加碘液会使哪一支试管的内容物变成蓝色
A.米汤与一定量的冷开水充分混合后,并将试管保存在37℃水中
B.米汤与一定量的唾液充分混合后,并将试管保存在37℃水中
C.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与一定量的唾液混合后,并将试管保存在37℃水中
D.脂肪微滴与一定量的唾液混合后,并将试管保存在37℃水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淀粉遇碘液变蓝,C、D可排除,米汤主要成分是淀粉,但B中有唾液,内有淀粉酶,淀粉水解。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萨克斯让叶片在暗处放置几小时
B.然后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处理
C.得出光合作用需要光照才能进行的结论
D.恩格尔曼以好氧细菌和水绵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得出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结论
E.梅耶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
F.鲁宾和卡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萨克斯做实验最终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因此A是错的。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有丝分裂前期的变化是
A.细胞核消失出现染色质
B.开始形成染色单体
C.每条染色体由两个DNA分子构成
D.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察有丝分裂前期的特点以及经过复制后的染色体的结构特点。遗传物质的复制是在细胞分裂之前完成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不再进行复制。分裂期的任务就是将复制好的遗传物质进行平均分配。因此染色单体的形成过程发生于分裂间期,在分裂间期它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当细胞进入分裂期后才通过逐步的螺旋化变成染色体的形式被观察到。有丝分裂前期的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都是由一个DNA分子与相应的蛋白质共同构成的——染色单体这一细胞结构包含有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成分。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