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无关的是
A.晒干小麦种子以延长保存期限
B.对番茄植株进行摘心以增加产量
C.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以提高产量
D.农村采用密闭的土窑保存水果蔬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晒干小麦种子,减少水分以降低呼吸作用,以延长保存期限;错误。
B.对番茄植株进行摘心,解除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增加产量;正确。
C.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以提高产量;错误。
D.农村采用密闭的土窑保存水果蔬菜,目的增加CO2浓度,抑制有氧呼吸;错误。
考点:呼吸作用的利用。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级
B.同源染色体联会
C.有纺锤体形成
D.着丝点分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相比,染色体最显著的区别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配对和分离,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分子物质和离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B.分泌蛋白的分泌需要能量但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C.葡萄糖等较大的分子只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分子或离子通过细胞膜大多数是跨膜运输,其中水、CO2、O2、尿素、酒精、甘油和脂肪酸等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而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在逆浓度运输时是主动运输,而顺浓度运输则是协助扩散,故AC错。分泌蛋白等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的方式是非跨膜运输,即胞吞与胞吐,不需要载体但消耗能量,C正解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将自由扩散、主动运输与非跨膜运输进行了对比,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可能是协助扩散
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需与载体蛋白结合
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
D.该物质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移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开始随膜外浓度的增加,物质跨膜速度增加,到达一定浓度之后,速度不再增加,这是由于膜上的载体蛋白的量有限,因此该物质进入细胞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可能方式是协助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和主动运输(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B正确。
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可能是协助扩散,还可能是主动运输。错误。
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水或者甘油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错误。
D.该物质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移动。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扩散,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物质跨膜运输的条件、实例。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识记物质跨膜运输的条件、实例并学会用图像来表示。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植物克隆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完全一样的
B.二者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相差不大
C.植物一般用固体培养基培养,动物一般用液体培养基培养
D.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动物克隆的理论基础是细胞核的全能性,而植物克隆利用的是细胞的全能性;动植物细胞的培养成分和条件是不同;动物细胞培养一般用液体培养基,而植物组织培养一般用固体培养基;动植物细胞都能大量培养。
考点:动植物细胞培养的异同
点评:动物细胞的分化程度较高,故其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但是细胞核可以,这一点和植物细胞是有一些区别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