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关于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
B.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2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
C.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
D.若种群1和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地理隔离使得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不能相遇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A正确。进化是量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即出现质变即新物种的形成;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B、D正确。有地理隔离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不存在地理隔离也可能形成生殖隔离;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知识,意在考查识图能力及对知识的理解应用。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原始生命形成过程中,保护原始生命不受宇宙射线和紫外线杀害主要靠
A.喷射的火山
B.原始海洋
C.原始大气
D.原始陆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原始生命产生于原始海洋,海水可以吸收紫外线和宇宙射线。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根据现代综合进化论,判断下列表述哪种正确:
A.生物进化在方向上是随机的
B.从进化的方向上看,生物进化是不定向但适应局部环境的
C.从进化速度上讲,生物进化既可体现跳跃式,也可体现恒定式的演化模式
D.自然选择下群体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造成了生物进化的不定向性,变异是随机的,但生物进化不是随机的。进化是非匀速的,在种的形成期间进化加速,在种形成后保持长时间的相对稳定;只有产生生殖隔离才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小岛上有着丰富的牧草资源,人们在岛上放养了20000只小白兔,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小白兔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由于繁殖需要,人们从岛外又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小白兔放养到岛上,且所有小白兔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A.43%
B.52%
C.48%
D.57%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VV基因型的个数为20000×15%=3000,Vv基因型的个数为20000×55%=11000,vv基因型的个数为20000×30%=6000,人们从岛外又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小白兔放养到岛上,这时VV基因型的个数为3000+2000=5000,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5000/22000+11000/22000×1/2= 48%。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是
A.用进废退与适者生存的相互作用
B.物种灭绝与辐射发展的相互作用
C.遗传、变异和选择的综合作用
D.突变、选择和隔离的综合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