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图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小时后,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视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本实验证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②
B.③⑤
C.②⑤
D.①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的分析题。光照24小时,叶片裸露的部分进行光合作用,脱色后用碘处理变蓝,说明有淀粉生成,应选⑤;有锡箔覆盖的位置,因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未产生淀粉,用碘处理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没有光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应选②。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若用物理化学方法抑制恶性肿瘤细胞中?DNA?的复制,则这些细胞将停留在细胞周期的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NA 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 DNA 复制,就是使这些细胞停留在细胞周期的间期。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
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若进行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形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复制),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每条染色体(含1个32P标记DNA)复制后成为1条含2条单体(每条单体含1个DNA,该DNA2条链:1条32P标记,1条没有)的染色体,结果第一次形成的2个子细胞都含32P标记的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1个DNA,该DNA2条链:1条32P标记,1条没有);第二次分裂间期染色体(DNA)复制, 每条染色体复制后成为1条含2条单体(1条单体32P标记,1条没有)的染色体,由于后期染色单体分离是随机的,有可能刚好各一半32P标记染色体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也可能全部32P标记染色体进入1个子细胞,还可能多种不确定情况,故A错,若进行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是成对同源染色体分离,由于每条染色体上的2条单体都含32P,故形成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每条染色体上的2条单体都含32P,都含32P,这样第二次分裂是单体分离,形成的4个精细胞每条染色体都含32P,故B正确。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可能是有丝分裂,也可能是减数分裂,故C错。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遗传图谱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植物体细胞进入有丝分裂中期有8个着丝点,则该植物细胞在下一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依次是
A.8、16、16
B.16、16、16
C.16、0、16
D.8、0、16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着丝点的数目和染色体的数目相等,此时,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16条染色单体,16个DNA分子,细胞已进入后期,细胞染色体数因着丝点分裂而加倍为2N,无染色单体,但核DNA含量仍为16。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
A.细胞分化
B.细胞脱分化
C.染色体变异
D.基因重组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不断增殖,该过程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因为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故选BC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