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连续阴雨天会影响农作物传粉受精,要保证产量,可采用喷洒生长素类似物的方法补救,以下农作物采用喷洒生长素类似物方法效果不佳的是
A.草莓
B.茄子
C.番茄
D.油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连续阴雨天会影响农作物传粉受精,从而影响种子的产生,为保证产量,可采用喷洒生长素类似物的方法补救,但由于生长素类似物只能促进子房的膨大,使子房发育成果实,不能获得种子,故此类方法只适用于茄果类,因为茄果类我们食用的部分往往是营养器官不是种子,故本题效果不佳的是油菜(油菜要的是种子,通过此类方法无法补救,只能通过人工授粉的方法),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无子果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是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
B.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
C.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分泌物的靶细胞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D.如果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也可以成为靶细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激素调节的特点之一是通过体液的运输,故A正确;细胞膜表面有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可与激素相结合,故B正确;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垂体,故C错;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垂体细胞,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激素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表示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细菌、并呈递抗原的过程,图中MHC-Ⅱ分子是一种特异性糖蛋白,能与抗原(图中的a)形成抗原-MHC复合体,并移动到细胞的表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抗原a能被T细胞和效应B细胞特异性识别
B.图中所示细胞器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C.细胞②受刺激活化后将产生淋巴因子
D.细胞①只参与特异性免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T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a,而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只具有合成并分泌抗体的能力;图中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细胞②,说明细胞②是T细胞,该细胞受刺激活化后能够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也可参与非特性免疫,如第二道防线。
考点:本题考查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吞噬细胞摄取处理病原体以及呈递抗原的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水
B.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C.细胞和外界的物质交换必须通过内环境
D.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都属于内环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正确;毛细血管壁细胞为单层细胞,血管内是血浆,血管外是组织液,B错误;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C正确;内环境就是指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正确。
考点:内环境
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的主要移动方向,不会发生的是
A.血浆→组织液
B.组织液→血浆
C.淋巴→组织液
D.淋巴→血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物质运输关系如下:
。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