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B.抗原刺激T细胞是效应T细胞形成的唯一途径
C.效应T细胞能杀伤被抗原侵入的靶细胞
D.抗原与特定的抗体能形成复合物从而被吞噬细胞吞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抗原刺激T细胞或记忆T细胞均可产生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能杀伤被抗原侵入的靶细胞,抗原与特定的抗体能形成复合物从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所以B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则
A.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
B.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细胞体传导
C.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
D.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两端传导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有关该 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主要由图中的③、⑤、⑥构成
B.图中③、⑤、⑥所示的液体不能相互渗入
C.内环境中温度、渗透压保持恒定不变
D.⑤与⑥相比,⑤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①为毛细血管,②为淋巴,③为淋巴液,④为组织细胞,⑤为组织液,⑥为血浆;人体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故A正确;
内环境成分之间的关系如下图。血浆中的物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进入到组织液,组织液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组织液还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淋巴再有淋巴循环回流到血浆中,如下图。但是由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较小,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透过,因此血浆和组织液有差别;而毛细淋巴管壁的通透性较大,因此淋巴和组织液比较相似。
故BD错误;
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都保持相对稳定,不是恒定不变,C错误;
考点:内环境的成分
点评:关键在于对内环境的成分及其之间关系的理解,这是比较重要的考点。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分别是( )

①血浆 ②组织液 ③淋巴
A.①②③①
B.②①③②
C.③①②③
D.②③①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组织液,所以a是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和血浆,所以b、c表示血浆和淋巴;静脉点滴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血浆,而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组织细胞直接从组织液中获取药物,所以d是组织液。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考查要正确区分肌肉注射和静脉点滴的区别。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英国生物学家斯塔林在巴甫洛夫实验基础上,大胆革新,他把一条狗的十二指肠粘膜刮下来,过滤后注射给另一条狗,结果这条狗的胰液分泌明显增加。这不可能是反射活动,很可能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体液—神经调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