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表示植物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B点表示光合作用消耗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
B.光照强度为a时,不同温度情况下CO2吸收量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不同温度条件下光反应强度不同
C.乙图中曲线CD段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逐渐加强;D点之后,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只有光照强度和温度
D.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只需注意提供上述环境因素即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之间的有关内容。由图可知,甲图中B点表示净光合作用为0,即光合作用消耗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A正确;光照强度为a时,不同温度情况下CO2吸收量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不同温度条件下暗反应强度不同,B错;乙图中曲线CD段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逐渐加强;D点之后,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和温度,C错;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除了注意提供上述环境因素外,还应注意水分的供应、矿质元素的供应等,D错。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三磷酸腺苷的正确简式是:
A.A-P-P - P
B.A-P~P~P
C.A-P-P~P
D.A~P~P~P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TP 由C 、H、O、N、P五种元素组成;结构特点: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线断裂。作用: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所以选B。
考点:三磷酸腺苷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三磷酸腺苷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三磷酸腺苷分子简式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酶,它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如果除去该酶中的全部蛋白质,并提高Mg2+的浓度,剩余的RNA仍然具有与该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A.酶都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B.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有些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粮食在通风不良时可能发生“自燃”现象。这是因为
A.太阳照射过强
B.空气干燥
C.种子呼吸作用
D.气温过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种子呼吸作用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粮食在通风不良时可能发生“自燃”现象。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甲(〇)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右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B.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C.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D.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甲在细胞外浓度高,乙在细胞内浓度高,乙进入细胞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应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的参与故A正确。乙运出细胞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可能通过自由扩散即可,故B错误。甲进入细胞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应是被动运输,不需要能量,故C错误。甲运出细胞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应该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