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胰岛素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B.促进血糖合成糖原或转变成脂肪
C.抑制肝糖原的分解
D.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成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原分解和抑制非糖物质转化成糖原。A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胰岛素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识记能力和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科学家初步研制出H5N1型禽流感疫苗,投入使用前,以未感染H5N1病毒的一群健康小鸡(随机分为甲、乙两组)为实验动物进行了实验,过程和结果见下图:

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乙组小鸡全部死亡可能是体内缺乏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
B.乙组小鸡全部死亡可能是体内缺乏控制形成抗H5N1型病毒抗体的基因
C.甲组小鸡存活是注射H5N1型疫苗已使其体内产生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
D.甲组小鸡存活最可能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组小鸡注射疫苗,病毒在小鸡体内引起的特异性免疫既有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先是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阻止病毒随血液循环而散播,再通过细胞免疫清除侵入宿主细胞的病毒,甲组小鸡存活是注射H5N1型疫苗已使其体内产生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故C、D正确。乙组小鸡为注射疫苗,没有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所以死亡,故A正确。抗体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禽流感病毒,故B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③分别代表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处的渗透压会降低
C.当外界为寒冷环境时,①中由垂体分泌的相关激素会一直增加
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①~③分别代表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故A正确。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血浆渗透压会降低,故B错误。外界寒冷时,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不会一直增加,它会受到甲状腺激素的反馈影响,故C错误。人体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到血浆中由缓冲物质中和,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生病
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稳态的有关内容。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不会生稳态失调疾病,但有可能患遗传病等,C错。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人在恐惧、紧张时,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加,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靶器官
B.该实例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C.心脏细胞膜上有与肾上腺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D.人体内肾上腺素只能由肾上腺髓质释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到靶器官,该实例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