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相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的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后代表现型为3:1时,必然一个性状的一个亲本为显性纯合子,另一个性状是杂合子自交。符合题意的只有C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某自花授粉植物的株高受第1号染色体上的A-a、第7号染色体上的B-b和第11号染色体上的C-c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作用效果相同,当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该植物会在基本高度8cm的基础上再增加2cm。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本高度8cm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
B.控制株高的三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株高为14cm的植株基因型有6种可能性
D.某株高为10cm的个体在自然状态下繁殖,F1应有1:2:1的性状分离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表示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该植物会在基本高度的基础上再增加2cm,说明基本高度8cm的植株应为隐性纯合子,A对。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1、7、11号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对。株高为14cm的植株,应含有3个显性基因,其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7种可能性,C错误。某株高为10cm的个体,其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题干说明其为自花授粉即自交,所以F1均为1:2:1的性状分离比,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规律。
点评:典型习题之一,在常规的2对基因的基础上,又加上1对基因,实际上是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近几年上海高考题均有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将豌豆高茎(DD)和矮茎(dd)杂交所得的全部种子播种后,待长出的植株开花时,有的进行同株异花传粉,有的进行异株异花传粉,有的让其自花传粉。三种方式所得种子混合播种,长出的植株表现型是
A.全都是高茎?
B.高茎:矮茎=3∶1
C.A、B两项都有可能?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DD与dd杂交后得出的子代全部是Dd啦,然后将Dd的播种下去,让其进行各种传粉,显然得到DD,Dd,Dd,dd的子代,将其种下去,当然比例是高茎:矮茎的比例是3:1。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孟德尔发现遗传基本规律成功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选用豌豆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其相对性状少易观察
B.运用了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
C.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D.设计了测交实验验证对性状分离现象的推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是:⑴正确援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是获得成功的关键,豌豆具有明显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⑵运用由简到繁的方法: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在研究多对相对性状。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⑷科学地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故A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孟德尔取得成功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现有世代连续的两管果蝇(即两管果蝇是亲代与子代的关系),甲管中全部是长翅(显性)果蝇,乙管中既有长翅果蝇,又有残翅(隐性)果蝇。两管中的世代关系可用一次交配实验鉴别之。最佳的交配组合是 ? ? ? ? ? ? ? ? ? ?。
A.甲管中长翅果蝇自群繁殖
B.乙管中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杂交
C.两试管中长翅果蝇交配
D.乙管中长翅果蝇近亲交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乙管中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杂交,若后代均为长翅果蝇,则说明乙是甲的亲本,反之则说明甲是乙的亲本。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