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和储能最多的物质分别是
A.糖类和脂肪
B.糖类和蛋白质
C.脂肪和糖类
D.脂肪和蛋白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其中葡萄糖是最直接的能源利用形式;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是脂肪,淀粉一般是植物中储能物质,单位质量的脂肪比淀粉所含能量更多,储能效果更好。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糖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甲、乙、丙的细胞结构,观察到细胞结构a~e具有下列特征:a、b、c均由双层膜构成,其中a的膜上具有小孔,而b、c没有小孔;d由两个棒状小体立体垂直构成;e由几个扁平的囊状结构重叠而成,周围还有很多的泡状结构。将甲、乙、丙的相关细胞结构按有无情况列表如下(+:存在;-:不存在)。由此判断,试样甲、乙、丙分别是
A.菠菜叶、大肠杆菌、鼠肝
B.大肠杆菌、菠菜叶、鼠肝
C.大肠杆菌、鼠肝、菠菜叶
D.鼠肝、菠菜叶、大肠杆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干可知a-e依次是核膜,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和高尔基体。甲什么细胞器都不含应是大肠杆菌,乙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是菠菜叶,丙是鼠肝,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
A.无细胞膜
B.无DNA和RNA
C.无细胞器
D.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根本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有拟核,故本题答案选D。原核细胞也有细胞膜,核糖体和两种核酸。
考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和共同点,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属于简单题。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ATP是细胞可以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B.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以细胞为单位进行
C.都具有作为蛋白质合成机器的核糖体
D.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项正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生物新陈代谢的场所是细胞,B项正确;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机器,C项正确;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能源物质、新陈代谢场所、细胞器及遗传物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胰脏细胞会将放射性氨基酸掺入到蛋白质中,这样就给新合成的蛋白质带上了标记,并使我们有可能追踪细胞中这些蛋白质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追踪的是一种酶,此酶最终被分泌到胰脏细胞外面。下列途径中哪一条是此细胞中这种蛋白质移动的最可能的途径
A.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核
B.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
C.细胞核→高尔基体→内质网
D.内质网→高尔基体→具膜小泡→细胞膜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后,进入内质网腔,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如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等,成为比较成熟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的小泡,小泡裹着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把蛋白质送到高尔基体,经过进一步的加工,成为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边缘形成突起,突起脱落形成小泡,小泡内有成熟的蛋白质,小泡向细胞膜方向移动,最后小泡膜与细胞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