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由东亚飞蝗引发的蝗灾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为某地区两年来气温、降水量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
①.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受到____等因素的影响。
②.东亚飞蝗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在其繁殖期及时疏松土壤,可以影响其种群的______,以降低种群密度。另外可适当引入与其有____关系的生物,抑制其种群数量增长。
(2)蝗虫体内蛋白质含量较高,可以作为优质蛋白食品的来源。在某地乡村,有人利用局部荒地与耕地结合建立起如乙图所示的养殖和生产模式。
①.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在此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条捕食食物链。
②.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比较,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_____________中的能量,实现了物质的_______和能量的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温度、降水量? ?②.出生率? 捕食、寄生、竞争
(2)①.野草、小麦? 6? ②.野草、蝗虫、粪便、秸秆(或过去不被利用的物质,答出两种即可)? ?循环再生(循环再利用、循环利用)? 多级利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种鼠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数量的增长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各图中能反映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某细菌每20min就分裂繁殖一代。现将该细菌种群(m个个体)接种到培养基上(资源、空间无限),Th后,该种群的个体总数是
[? ]
A.m·2T
B.m·220
C.2T/20
D.m·23T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连线题 褐色雏蝗是每年只有一个世代的一年生昆虫,它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下图表示褐色雏蝗在1947~1951年的种群密度变化动态,其中“●”示卵,“+”示若虫,“○”表示成虫,lgn表示种群个体数量的对数。

(1)褐色雏蝗的卵、若虫和成虫中_________最多。
(2)1948~1950年,卵、若虫和成虫的数量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
(3)从该图可看出,自然种群的个体数量具有的重要特征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卵
(2)成虫
(3)①.波动性 ?②.稳定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该种群密度下降是因为
[? ]
A.雄性个体数量的减少使雌虫产卵能力下降?
B.成年个体大量迁出使幼年个体数比例下降?
C.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影响雌性个体也减少?
D.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