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动物饥饿或冬眠时,能源物质消耗的顺序是
A.脂肪→ 蛋白质→ 糖类
B.脂类→糖类→蛋白质
C.糖类→脂肪→蛋白质
D.蛋白质→糖类→脂肪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可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供机体使用,先消耗葡萄糖;脂肪是储能物质,当糖类消耗到一定水平后,再利用脂肪;最后才消耗葡萄糖,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三大营养物质供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向正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
C.若c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
D.若d能抑制ATP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 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参与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释放大量的能量,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转移到ATP中去。据此分析可知,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丙酮酸的增加,A错误;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丙酮酸减少,B错误;若c能抑制[H]氧化成H2O,则O2的消耗减少,C正确;若d能抑制ATP的形成,则ADP的增加;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提取信息和迁移应用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识别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时,最主要的依据是
A.前者染色体是奇数,后者是偶数
B.前者不含同源染色体,后者含同源染色体
C.前者无联会,后者有联会现象
D.前者染色体数少,后者染色体数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稻田中养鱼腥藻(蓝藻)的好处是
(1)固定大气中的风;(2)从太阳光获得能量;(3)与水稻根共生。
A.只是(1)
B.只是(2)
C.只是(3)
D.(1)和(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蓝藻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固氮作用,但不能根瘤菌那样与水稻根共生。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叶绿体中有色素分布的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膜上有糖蛋白
B.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活跃的化学能
C.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的薄膜上。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外侧,所以A不正确。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能量转换是光能→活跃的化学能,并储存在ATP中,所以B正确。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所以C不正确。产生的ATP只用于暗反应,而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的ATP是细胞呼吸产生的,所以D不正确。
考点:光合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叶绿体中类囊体薄膜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