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 ATP ,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需要能量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有:主动运输、大分子物质的胞吞或胞吐。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被吸收到血液的方式是胞吞;半乳糖是单糖,属于小分子物质,被吸收到血液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考生应掌握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为一天当中某密闭温室内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只考虑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该曲线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BC段与AB段相比
B.曲线上升缓慢
C.可能原因是BC段的气温比AB段低
D.导致BC段呼吸作用比较弱
E.图中G点时
F.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G.EF段浓度下降较慢的最可能原因是蒸腾作用太强
H. 由于缺水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所致
I.从图中信息可判断出一天当中O2浓度最低的时刻是D点
G.O2浓度最高的时刻是G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D点之前,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D点和G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DG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G点之后,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审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难题。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如图表示人体内氢元素随化合物代谢转移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只来自—NH2
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C.M物质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D.在O2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过程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来自于一NH2和—COOH;A错误。在缺氧的情况下,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③过程(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B错误。M物质是丙酮酸,④过程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正确。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进程发生于线粒体中;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脱水缩合的过程等相关知识,平时应该加强学生辨别比较和推理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如图是植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示意图,分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乙期与丙期细胞内染色单体含量相等
B.甲期细胞内含有8个DNA分子,8条染色单体
C.丁期细胞内有8条姐妹染色单体
D.丙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不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甲图是细胞分裂中期,乙是分裂前期,丙是分裂未期,丁为分裂后期,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甲乙图中有染色单体,所以B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内合成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B.当叶绿体中形成ATP时,线粒体中形成的ATP会减少
C.在叶绿体中形成ATP需要光能
D.在一定条件下,ADP与ATP可以相互转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叶绿体中形成的ATP和线粒体中形成的ATP的用途是不同的,二者间在通常情况下没有相互制约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