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下列哪种疾病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破伤风
C.过敏性鼻炎
D.苯丙酮尿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为与某种肌肉纤维连接的运动神经元模式图。相继在1、2、3、4四处刺激神经元。每个刺激都产生冲动。分别在哪些位置上刺激,将分别使II、III肌肉纤维和I、II、III肌肉纤维收缩

A.3和1
B.4和2
C.3、4和1、2
D.2和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Ⅰ与Ⅱ、Ⅲ处在两个不同的神经元,故要想让Ⅰ、Ⅱ、Ⅲ同时收缩,说明兴奋必须传至Ⅰ、Ⅱ、Ⅲ,故刺激1或2均可;若只让Ⅱ、Ⅲ兴奋,必须满足兴奋能传至Ⅱ、Ⅲ不能传至Ⅰ,故刺激3、4均可,因此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故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液免疫反应的抗体与过敏反应的抗体的化学本质是相同的
B.效应B细胞能够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
C.在反应阶段,效应B细胞可分化为记忆细胞
D.使用了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餐具,很容易感染艾滋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抗体的化学本质均为免疫球蛋白,故A正确;效应T细胞能够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B错误;在反应阶段,B细胞可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效应B细胞,C错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三种,共用餐具感染艾滋病的几率小,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内环境稳态是一种
A.凝固的状态
B.绝对不变的状态
C.相对稳定的状态
D.随外界环境而改变的状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图为某人进食后的血糖含量变化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0~1小时血糖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
B.1.5~2小时进行剧烈运动,血糖含量降低的直接原因是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C.2~2.5小时血糖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肝糖原分解
D.从曲线分析判断此人可能是糖尿病患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血糖平衡的调节相关知识。
A.0~1小时血糖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某人进食后,食物消化吸收进入人体内环境后引起的,而不是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导致的。所以不正确。
B.1.5~2小时进行剧烈运动,血糖含量降低的直接原因是运动消耗了大量的葡萄糖造成的,此时胰岛素分泌量应减少。所以不正确。
C.2~2.5小时血糖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肝糖原分解导致。所以正确。
D.从曲线分析判断此人的血糖在1g/L的范围内上下波动,属于正确情况,因此不可能是糖尿病患者。所以不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