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后,经选择、培养就可以用来生产单克隆抗体
B.接种过SARS疫苗的人一般不会再患“非典”,是因体内已经形成该病毒的记忆细胞和抗体
C.信使RNA分子的碱基数量大约是相应基因内含子碱基数量的1/2
D.如果以信使RNA为模板,通过逆转录,就可以获得目的基因的一条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信使RNA分子的碱基数量大约是相应基因外显子碱基数量的1/2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一个DNA分子中有碱基A占全部碱基的18%,则占这个DNA分子中G占有比例是
A.32%
B.82%
C.18%
D.41%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DNA中A与G共占1/2,即G占32%。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胡萝卜根韧皮部的细胞在组织培养中,经过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等过程可以发育为一个完整植株。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分化后的细胞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C.已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D.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可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说明了高度分化细胞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结果,细胞内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所以B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用噬菌体(31P、32S)去感染体内含有放射性标记32P和35S的大肠杆菌,得到的子代噬菌体所含的元素是
A.31P、32P、32S
B.31P、32P、35S
C.31P、32S、35S
D.32P、32S、35S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噬菌体只把自身的DNA分子注入到细菌体内,把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部,利用细菌的体内物质、场所、能量等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蛋白质外壳,所以B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甲~丙依次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与染色体DNA数目关系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细胞对应于图乙中的DE段、图丙中的②
B.甲细胞分裂时期核糖体、中心体代谢活跃
C.图丙中与乙图BC段对应的只有②
D.图丙中引起②→③变化的原因是DNA复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甲为有丝分裂的后期图,图乙中AB断为间期,BC段为前中期,DE段为后末期。丙图中①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8:0:8,②时期为4:8:8,③为4:0:4.图甲为图乙中的DE段;核糖体和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因为染色体和中心体的复制而活跃;②到③是因为着丝点断裂之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对应图乙中的DE段。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
点评:本题有较大的难度,综合考查了有丝分裂中的各种知识点,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有较强的读图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