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主要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A.水分子通过植物的细胞壁
B.水分子通过红细胞膜
C.水分子进入干燥的大豆种子使之胀大
D.氧气进入根毛细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渗透作用是指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细胞膜具选择透过性,可充当半透膜。干燥的大豆种子胀大主要是吸胀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将置于阳光下稳定进行光合作用的盆栽植物,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和突然移至黑暗处,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分别是
A.增多、减少
B.增多、增多
C.减少、增多
D.减少、减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将直接影响暗反应中CO2的固定,从而导致C3化合物相对含量减少;如果突然突然移至黑暗处,将直接影响光反应,使光反应生成的ATP和[H]减少,最终使暗反应中C3化合物的还原减少,从而导致C3化合物相对含量增加,故答案选C。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点评:本题考查了CO2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中档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一般通过改变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来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碳源和调节渗透压,A正确。在再分化过程中,生长素高,促进根的分化,细胞分裂是比例高,促进芽的分化,一般改变的是激素的含量而不是种类,B错误。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C正确。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所以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植物细胞内线粒体与叶绿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在夜间,线粒体可为叶绿体提供CO2参与暗反应
B.在白天,叶绿体可为线粒体提供O2,并在线粒体内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膜、基质中分布着相同的酶
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含DNA和RNA,而叶绿体的基质中还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在夜间,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错误。
B.在白天,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可为线粒体提供O2,并在线粒体内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正确。
C.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膜、基质中分布着不同的酶,因为酶具有专一性;错误。
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含DNA和RNA,而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还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双链DNA分子片段含腺嘌呤156 个,占该片段全部碱基总数的26%,则该分子片段中鸟嘌呤应有
A.?600 个
B.300 个
C.156 个
D.144 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双链DNA 分子片段含腺嘌呤156 个,占该片段全部碱基总数的26%可知,该DNA分子含碱基156/26%=600个,AT有156*2=312个,GC有600-312=288个,又G=C,所以鸟嘌呤含144个。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