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
①性状的显、隐性 ②产生配子的比例 ③遗传因子组成 ④产生配子的数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测交是指让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通过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以及遗传因子组成。所以选C。
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高茎植株自花传粉,后代既有高茎也有矮茎,该植株的高茎是
A.显性性状
B.隐性性状
C.相对性状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说法正确的是
A.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C.女性卵细胞内只有X染色体
D.男性精子中只有Y染色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性染色体遗传,父亲一定把X染色体传给其女儿,把Y染色体传给其儿子,在配中除性染色体外还有常染色体,所以A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水稻中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的淀粉遇碘呈蓝褐色,糯性品系所含的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褐色
B.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
C.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褐色,1/4呈红褐色
D.F1测交后所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就是杂合子产生两种等比例配子,所以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色,一半呈红褐色,能直接说明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B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将基因型为BB和bb两株植物杂交,F1和F2都符合盂德尔遗传规律,现将F1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四倍体后再和F1杂交,问四倍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比值和杂交后子代基因型种类分别为
A.Bb﹕Bb=1﹕1和2种
B.BB﹕Bb﹕bb=1﹕4﹕1和4种
C.BB﹕bb=1﹕1和2种
D.BB﹕Bb﹕bb=1﹕2﹕1和6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