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汶川大地震,使被困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人处于高度紧张和“饥寒交迫”之中。此时,在人的体温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及应激反应中,分泌活动都增强的内分泌腺是
A.胰岛
B.垂体
C.肾上腺
D.性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于没有食物,所以产热和升高血糖浓度维持相对稳定的是肾上腺素均参与,所以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是突触前膜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可以看出,a是轴突末梢膨大的部分,称作突触小体。b是另一神经元的树
突或胞体,①为突触小泡,内容物是神经递质,其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借助于膜的流动性。b
兴奋时,膜电位为内正外负。②处的液体为细胞间隙液,即组织液,神经递质被释放入其中。
③是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能特异性识别神经递质。
考点:本题考查突触结构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把握知识要点,构建知
识网络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的
B.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C.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D.突触处实现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兴奋在突触中传递,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通常是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前膜先兴奋然后后膜再兴奋或抑制,有时间延搁,单向传递,所以C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前项是动物产生的激素,后项是其相应的作用。前后项不相符的是
A.甲状腺激素、促进蝌蚪变态发育
B.生长激素、促进幼犬生长
C.雄性激素、使公鸡鸣叫鸡冠发达等
D.胰高血糖素、促进血糖分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促进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升高血糖的含量。?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右图表示病毒进入人体后,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的过程

及干扰素的作用机理。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人体细胞受到病毒侵染时,诱导细胞核中干扰素的细胞是人体内的T细胞
B.图中产生干扰素的细胞是人体的T细胞
C.干扰素能直接进入人体的病毒起到抑制其繁殖的作用
D.图中所示的两个细胞均含有干扰素基因和抗病毒蛋白基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干扰素属于淋巴因子,只能起增强细胞免疫的作用,而不能直接对进入人体的病毒起抑制其繁殖的作用,直接抑制病毒繁殖的是抗体。故选C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