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若分解底物是葡萄糖,下列对呼吸作用方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若只释放CO2,不消耗O2,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若CO2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C.若CO2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D.若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则说明该细胞已经死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以葡萄糖为底物时,有氧呼吸的产物是H2O和CO2(且CO2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植物或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动物或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若只释放CO2,不消耗O2,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若CO2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若CO2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对于动物细胞或乳酸菌来说,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此时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内容。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硝化细菌将氨氧化成亚硝酸和硝酸,这是
A.同化作用
B.异化作用
C.贮存能量
D.释放能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硝化细菌从氨氧化释放能量的过程中获得能量,合成有机物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个体
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项目
原理
细胞融合方法
诱导手段
用途
植物体细胞杂交
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
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获得杂交植株
动物细胞融合
细胞膜的流动性
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
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
所以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不相同,而且只有植物体细胞杂交能产生杂种植株。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表示的是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图,可以确定

A.A为ATP,B为ADP
B.酶1和酶2是同一种酶
C.X1和X2是同一种物质
D.能量1和能量2的来源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B到A可释放能量,A到B则需要能量,由此可得出A是ADP,B是ATP。因此A错。
其中酶1是ATP水解酶,酶2是ATP合成酶。因此B错。
X1和X2是同一种物质,都为Pi。因此C对。
能量1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能量2可来自于呼吸作用,植物还可来自于光合作用。能量1和能量2来源不相同。因此D错。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B.甲、乙、丙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值都为1∶2∶1
C.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D.甲细胞的中心体复制,发出纺锤丝形成了纺锤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甲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后期和中期;乙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丙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正确。 ?
B.甲、丙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值都为1∶2∶2;乙染色单体数目为0;错误。
C.该生物是动物细胞,有中心体,无细胞壁;错误。
D.间期中心体复制,甲细胞的发出纺锤丝形成了纺锤体;错误。
考点:有丝分裂的过程。
点评:本题相对常规,提升了学生分析图形,是理解有丝分裂的理想题目。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