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些小分子物质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进入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
A.细胞需要该物质
B.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某些膜蛋白是依赖于ATP的载体分子
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小分子物质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说明该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转运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并且消耗能量(ATP),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家庭养花,如果施肥过多,会引起花卉萎蔫,这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
①加强光照?②改善空气流通?③适当浇灌清水?④更换盆中泥土
A.① ③
B.② ④
C.① ②
D.③ 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施肥过多,会导致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即渗透压高,植物的根无法从土壤中吸收到水分,没有水植物就会萎蔫,这就是“烧苗”现象。要减缓烧苗就要多浇水降低土壤溶液的渗透压或者更换盆中土壤。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渗透原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右图曲线。据此得出的结论中合理的是

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B.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
C.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
D.整段曲线表明随温度的递增,细胞呼吸增强,光合作用减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细胞代谢的曲线分析。由图可知,虚线表示细胞呼吸强度,实线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最高点为35℃之后,而光合作用强度最高在25-30℃之间,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A错误。5~35℃时光合作用强于细胞呼吸,因此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零,B错误。25~30℃之间蔬菜的光合作用强度远高于细胞呼吸,此时蔬菜的有机物积累较多,C正确。25℃之后随温度的递增,细胞呼吸增强,光合作用减弱,而在25℃之前随温度的递增,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均增强,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有关愈伤组织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植物细胞脱分化后形成的
B.愈伤组织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C.每个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D.由于脱分化导致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愈伤组织是植物细胞脱分化后形成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每个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细胞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导致遗传物质没有改变;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图为某用15N标记的DNA分子片段,假设该DNA分子中有碱基5 000对,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复制时作用于③处的酶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复制2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9900个
C.④处指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D.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3/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复制时作用于③处的酶应为解旋酶,A错误;因为 A+T 所占的比例是34%,且该 DNA 分子中有 5 000 个碱基对,所以 C 的数量=5 000×2×(1- 34%)/2 =3300,所以复制该DNA 分子2 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量=(22-1)×3300=9900个,B正确;因题图为某 DNA 分子片段,故④处指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C错误;复制 2 次形成的 4 个 DNA 分子中,只有 2 个 DNA 分子中含有 15N,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1/2,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与复制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