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
A.双向传递
B.单向传递
C.终止传递
D.反向传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两条曲线表示健康人两种激素的变化趋势,另一条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变化趋势,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曲线b表示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
B.在曲线c上升时,人体下丘脑还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
C.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
D.人体通过a、c激素的协同作用,可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题意可知,题图表示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两条曲线表示健康人两种激素的变化趋势,另一条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变化趋势,由图可知,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正常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变化,曲线b表示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c表示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变化,在曲线c上升时,人体下丘脑还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来升高血糖浓度,人体通过a、c激素的拮抗作用,可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考点: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相关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有关免疫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
B.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以及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等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效应T细胞以及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过程均与抗原的刺激有关
D.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等都能识别抗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非特异免疫第二道防线中,吞噬细胞发挥作用,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并呈递抗原,A正确。过敏反应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抗原刺激B细胞和T细胞,可使之分化形成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C正确。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等都能识别抗原,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用X、Y和Z三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微型月季茎段侧芽,其影响如下图示,则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X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B.Y、Z浓度的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C.X浓度>Z浓度
D.Z浓度>Y浓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X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可以得出生长素类似物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A正确;YZ浓度组和对照组比较可以得出生长素类似物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促进作用,B正确;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得出X浓度>Z浓度,答案选择D。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突触由突触小泡、突触小体和突触间隙三部分构成
B.递质释放后,引起的效应是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C.神经元兴奋时膜电位发生逆转,由内负外正变成内正外负
D.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与躯体的感觉功能有着密切联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三部分构成;B递质释放后,引起的效应是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或抑制;D.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与躯体的运动功能有着密切联系,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