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生物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的是
A.东北虎和华南虎
B.马和驴杂交后代不育
C.鸟类和青蛙
D.山羊和绵羊杂交后杂种不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生隔隔离是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发生很大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B、C、D都是。A项虽然存在地理隔离,但还未形成生殖隔离。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工厂男女职工各100人,调查显示,女性色盲2人、携带者9人;男性患者8人。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A.9.5%
B.7.25%
C.7%
D.10.5%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色盲基因的频率为(2×2+9+8)/300= 7%,本题选C。
考点:基因的频率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和计算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会计算基因的频率。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达尔文的主要观点是
A.物种是神创造的
B.物种是不变的
C.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D.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达尔文经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达尔文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并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部巨著,其核心内容就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考点:达尔文的进化论
点评:本题是对达尔文的进化论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简单题。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示有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捕食,甲种群的能量可以流向乙种群
B.甲种群可以调节乙种群的个体数量
C.甲种群对乙种群的进化起抑制作用
D.甲乙种群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先到波峰的甲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则通过捕食,甲种群的能量可以流向乙种群;A正确。甲种群可以调节乙种群的个体数量,乙种群也可以调节甲种群的个体变化,信息传递是双向的;B正确。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如甲、乙种群相互选择,实现共同进化;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捕食关系、共同进化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70%,bb的个体占12%,那么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
A.18%和82%
B.36%和64%
C.53%和47%
D.76%和2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B基因频率=BB基因型频率+1/2? Bb基因型频率=18%+1/2*70%=53%,b基因频率=1-B基因频率=47%。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