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抗原的是
①卡介苗?②破伤风抗毒素 ③免疫球蛋白?④艾滋病毒?⑤A凝集原 ⑥移植的肾脏 ⑦引起过敏的青霉素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③
C.①④⑤⑥⑦
D.①②④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抗原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包括病菌、病毒、寄生虫的病原体,菌苗、疫苗、类毒、异体血型,异体细胞、组织、器官,某些药物,原癌细胞等。抗原进入机体后,能刺激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并产生免疫活性物质(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等)是抗原被破坏,清除。卡介苗为弱化的抗原,而破伤风抗毒素则是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属于抗体。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抗原的本质、特性及生理作用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吞噬细胞在机体免疫中没有参与的作用是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都起作用,合成并分泌抗体由浆细胞完成,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吞噬细胞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对“望梅止渴”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一过程中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的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该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酸酶色泽直接刺激感受器,感受器产生兴奋向神经中枢传导。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反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若甲、乙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细胞1产生的激素是胰岛素,则靶细胞是肝细胞
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细胞1传递到细胞2的快
C.若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
D.若细胞1产生的激素是生长激素,那么从合成到分泌此激素所经过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多、高尔基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题中已明确图甲、图乙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信息传递方式,则比较甲、乙两图应当明确甲为激素调节,乙是神经调节,则在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中激素的受体和神经递质的受体都是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糖被),在这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好像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其他大分子之间,互相联络用的文字或语言。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主要作用在肝脏、肌肉及脂肪组织,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有肝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血细胞、肺和肾脏的细胞、睾丸细胞等。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反应速度迅速、准确、时间短;体液调节缓慢、时间长。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为:在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反;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
生长激素是垂体合成的一种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过程: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进入内质网腔后,经过一些加工,如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等,才能成为比较成熟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的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把蛋白质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做进一步的加工。接着,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小泡里,运输到细胞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动物机体中的酶、递质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
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该细胞可能会与某种递质结合
C.三者都要运输到靶细胞处才能发挥作用
D.三者都是具有信息传递作用的物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综合考查酶、递质和激素的联系与区别。神经递质和激素都作用于靶细胞,之后递质和激素都被分解,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作用前后本身不变,A项错误。活细胞都会产生酶,因为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需要酶参与;但并非所有的细胞都产生激素,而且产生激素的细胞有可能受神经的支配,故此这类细胞可能会结合神经递质,比如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能分泌激素,细胞内也能合成酶,也能传导兴奋,结合递质。所以B项是正确的。酶不需要运输到靶细胞,直接在其所处的细胞、所处的亚细胞结构中发挥作用 ,所以C项错误。酶不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故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