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泌淀粉酶的芽孢杆菌,设计实验步骤如下,请给予合理的补充。
(1)采样与培养:将采集的土样混匀后称取1g,置于经过_______灭菌处理的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
(2)接种与选择: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_______处理。之后,将菌液涂布接种于以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30℃条件下培养,该培养基从功能来看属于_________培养基。为避免污染,需将培养皿呈__________状态放置。此外,为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提高实验可信度,本步骤需设计____________作为空白对照。
(3)筛选与纯化:将适量的碘液滴加在平板中的菌落周围,如果菌落周围的现象是__________,则说明此种菌能够_________。从平板中挑取实验效果明显的目的菌株,采用________法接种于新的培养基平板,可对菌株进行进一步的纯化。
2、选择题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 ]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富集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少
C.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
D.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3、综合题 某中学杨老师自制大蒜提取液,希望这种简便、经济的提取液能够高效的杀灭餐具上的细菌,杨老师完成了下面的探究实验:
(1)制作提取液:杨老师将大蒜榨汁后制成提取液,具体做法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在表中的括号内填出1#提取液应加入的冷开水量。

(2)使用方法:将餐具浸泡在提取液中10min后取出冲洗。
(3)样品抽取:将经过_______处理的滤纸贴在餐具表面lmin,然后再将滤纸放到50ml无菌水中,充分振荡后制成原液。再取1mL原液加入_________ml无菌水中摇匀制成10倍稀释液。
(4)分离及培养:用________法分离细菌。分别取1ml原液和10倍稀释液,分别加到伊红-美蓝培养基中,用灭菌、消毒后的__________(用具),将原液和稀释液均匀涂布到整个平板上。每个浓度各做三个培养皿,其目的是____________。本实验另设1m1无菌水涂布在未接种的培养皿为空白对照,原因是排除___________。最后在37℃培养48h。
(5)观察记录:在空白处,设计1#提取液实验组的观察记录表
(6)结果分析:统计数据,得到消毒前后的菌落总数变化(单位cfu/cm2,每平方厘米样品中含有的细菌菌落总数)

根据消毒前后的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液效果高于1#,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
请你给杨老师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题 下面对发酵工程中灭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防止杂菌污染
B.消灭杂菌
C.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灭菌
D.灭菌必须在接种前
5、选择题 根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下列寻找目的菌株的思路不正确的是
[? ]
A.从热泉中寻找耐热细菌
B.从成熟的葡萄皮上寻找酵母菌
C.从贫瘠的土壤中寻找分解尿素的细菌
D.从树林的腐殖土中寻找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