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很久以前科学家在土壤中发现了某种细菌能制造一种对昆虫有毒的蛋白质,当时许多人就想把编码这一蛋白质的基因(抗虫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以降低昆虫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首次培育出抗虫玉米新品种。下图为这一转基因玉米的主要培育过程。

(1)获得特定目的基因的途径除了从该细菌中直接分离抗虫基因外,还可以______。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时必须用_______酶和DNA连接酶。在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有_______等,而作为载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例如,应具有_________,以便进行筛选。
(2)由转基因玉米细胞经过________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发育成胚状体和试管苗。若要制备转基因玉米的人工种子,可选择上述实验过程中的________再包裹合适的________等。
参考答案:(1)人工合成? ? 同种限制? 质粒(或动植物病毒或噬菌体等)? 标记基因
(2)脱分化(或去分化)? 胚状体? 人造种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愈伤组织的分化过程中,当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值较高时,诱导分化的器官是?
[? ]
A.根
B.芽
C.叶
D.胚状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流程图解,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上述过程中脱分化发生在b步骤,形成愈伤组织,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B.再分化发生在d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C.b过程中进行诱变处理后培养,可筛选出抗逆性强的突变体
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当培养基中添加的生长素含量高于细胞分裂素时,主要诱导植物组织
[? ]
A.脱分化和愈伤组织的形成
B.脱分化和根原基的形成
C.再分化和根原基的形成
D.再分化和芽原基的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目的是获得
[? ]
A.融合的原生质体
B.杂种植株
C.杂种细胞
D.愈伤组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