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绝大多数生物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顺序是?
①蛋白质?②DNA ③mRNA?④tRNA
A.① —② -③
B.① -④ -②
C.② -③ -①
D.② -④ -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生物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有:①DNA
DNA
mRNA
蛋白质;
②RNA
DNA
mRNA
蛋白质;③RNA
蛋白质;其中在绝大多数生物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顺序是①,即选项C。
考点: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对中心法则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一条DNA链的核苷酸序列是TAC—CGG—AGT。下列哪一项是由此链转录产生的mRNA?
A.AUG—GCC—UCA
B.ACU—GAA—CGA
C.ATG—GCC—TAC
D.UAC—CGG—AGU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转录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中A与U、G与C、C与G、T与A配对,因此此链转录产生的mRNA为AUG—GCC—UCA,故本题选A。
考点:转录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转录过程中应用,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安德鲁·菲尔和克雷格·梅洛,发现了RNA干扰现象。RNA干扰过程的机理是:一种双链RNA经酶切后会形成很多小片段单链RNA,这些小片段RNA一旦与信使RNA中的同源序列互补结合,会导致mRNA失去功能,即不能翻译产生蛋白质,也就是使基因“沉默”下来。下列有关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一种RNA都不可能具有专一性
B.双链RNA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和DNA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C.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含有的核DNA相同,含有的RNA种类也相同
D.RNA干扰现象中,小分子RNA干扰的是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任何一种RNA都具有特定的碱基序列,都具有专一性;双链RNA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和DNA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前者为A—T、C—G、G—C、T—A,后者是A—U、C—G、G—C、T—A;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含有的核DNA相同,但由于基因发生了选择性表达,这些组织细胞含有的RNA种类不相同;由题意可知,RNA干扰现象中,小分子RNA干扰的是翻译过程。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核酸及DNA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RNA干扰现象为背景,考查核酸及DNA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审题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科学家研究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时,用能专一性阻断线粒体DNA转录的溴化乙啶(除此之 外,无其他任何生理作用)做以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链孢霉的培养基中是否加人了溴化乙啶
B.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由线粒体基因控制合成
C.细胞核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对线粒体基因的表达有影响
D.线粒体基因表达的产物可能对细胞核基因的表达有反馈抑制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处理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链孢霉的培养基中加入溴化乙啶和不加入溴化乙啶,A正确;实验组培养基中加入了溴化乙啶,线粒体DNA的转录被阻断,而链孢霉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含量过高,说明该RNA聚合酶不是由线粒体基因控制合成,是由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的,B错误;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是由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的,说明细胞核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对线粒体基因的表达有影响,C正确;用不含溴化乙啶的培养基培养链孢霉,链孢霉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含量正常,说明线粒体基因表达的产物可能对细胞核基因的表达有反馈抑制作用,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用32P标记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染色体16条)所有染色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则这些细胞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8、8、16
B.16、16、32
C.8、8、8
D.16、16、16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