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下列关于机体水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增加
C.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血浆渗透压升高时,引起口渴;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增加;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图10为体液免疫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糖被的参与
B.T细胞与B细胞都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C.一个效应B细胞可产生多种抗体,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内
D.当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的刺激时,④过程可以迅速发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①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糖被的参与细胞识别。
B.T细胞与B细胞都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B细胞在骨髓成熟,T细胞在胸腺。
C.一个效应B细胞可产生1种抗体,⑤过程主要发生在体液内
D.当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的刺激时,④过程可以迅速发生,使得第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人体小肠中的氨基酸进入骨骼肌细胞的正确途径是( )
A.血液→组织液→肌细胞
B.淋巴→血液→组织液→肌细胞
C.血液→淋巴→组织液→肌细胞
D.淋巴→组织液→肌细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氨基酸主要通过毛细血管被吸收进入血液,接着运输到组织液,然后再进入体细胞;故选A。
考点: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的途经。
点评:考查基本,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有关疫苗接种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接种不同的疫苗,具有使抗体甲产量增加的作用,使免疫反应加强
B.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增加抗体所需要的时间短
C.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非特异性免疫发挥功能,使体内产生大量抗体
D.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第一剂残留的具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抗体甲产量增加的原因是第二次注射疫苗刺激体内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从而短时间内产生更多的抗体;此过程属特异性免疫;故ACD错,B对。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体液免疫。
点评:对此类试题,学生应掌握体液免疫的过程。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所示为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模式,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刺激图中b处,ac两处的电位不会发生变化
B.刺激图中c处,ab两处都会产生兴奋或抑制
C.刺激图中a处,bc两处将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
D.刺激图中a处,b处将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将产生电位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神经元之间是单向的。
A. 刺激图中b处,c处的电位会发生变化;错误。
B. 刺激图中c处,b处会产生兴奋或抑制;错误。
D. 刺激图中a处,b处将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后来也将产生电位变化;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