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病为伴X显性遗传
B.Ⅱ4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Y
C.Ⅲ2的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同时换两种病的概率为零
D.若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Ⅲ1与Ⅲ4结婚生了一个男孩,该男孩只患乙病的概率为1/1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 和R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具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A选项错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主要载体是染色体,B正确;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元素是C、H、O、N、P,C选项错误;HIV的遗传物质是DN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考点: 考查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
点评: 具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真核细胞主要以染色体形式存在,DNA病毒遗传物质是DNA,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分别用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含有32 P的子代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4和0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的培养基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上述过程中噬菌体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是:DNA→RNA→蛋白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只有它的DNA能够进入大肠杆菌里面,而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则无法进入,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后,利用大肠杆菌的物质合成DNA和蛋白质,所以子代噬菌体有两个含有32P(由DNA的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可知),其它噬菌体是利用大肠杆菌内的物质合成的,所以其它的噬菌体DNA是用31P标记的。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无法进入大肠杆菌内,所以噬菌体利用大肠杆菌内用35S标记的氨基酸合成其蛋白质外壳,所以B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为了探究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保温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预计上清液中应没有放射性,但结果出现了放射性。则标记的元素及误差原因是
A.P;培养时间过长
B.S;培养时间过长
C.P;搅拌不够充分
D.S;搅拌不够充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P是噬菌体DNA特有的而蛋白质中没有的元素,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P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射性标记会随着DNA进入细菌细胞,并在离心的过程中沉入试管底部;若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在细菌细胞中大量增殖,细菌细胞裂解死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从细菌细胞中释放出来出现在上清液中。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有关内容,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形成了子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原料来自于
A.亲代噬菌体外壳
B.子代噬菌体外壳
C.噬菌体的化学成分
D.细菌的化学成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噬菌体是一种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含S)和DNA(含P)构成,与细菌是寄生关系。实验步骤:⒈吸附:噬菌体用尾丝吸在细菌外面;⒉注入:噬菌体DNA进入细菌体内;⒊复制: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来合成自己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分子(材料全部来细菌);⒋组装:复制好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对应装配成完整的噬菌体;⒌释放:细菌破裂死亡,噬菌体放出。所以选D。
考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了解噬菌体的合成方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