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
(4)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下图。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A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________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2、连线题 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值,单位是百万千焦。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A属于__________,B和C属于________。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百万千焦。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沿__________进行的。
(4)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连线题 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示意图。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雪兔和北极狐之间明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
(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3来自雷鸟,1/2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传递效率为1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60kJ,且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需要植物的量是___________kJ。
(3)图乙中C代表的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4)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

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106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填“增加”、“减少”、“不变”)的。
4、选择题 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图中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
D.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可以增大⑤过程
5、连线题 放牧强度可影响人工草地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图Ⅰ是亚热带某人工草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牧草净光合产量(净光合产量=光合作用合成量-呼吸作用消耗量)的变化图,G0为不放牧,G1~G3为放牧强度逐渐增强

据图回答:
(1)5~10月份的最适放牧强度是______(从G0~G3中选填),________月份可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总能量最多。
(2)与放牧草地相比,8月份不放牧草地净光合产量明显偏低的原因有___________(多选)。
A.过多枝叶对下层植物有遮光作用? B.植株衰老组织较多
C.缺少动物粪尿的施肥作用? D.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
(3)据图1分析,为使牧草净光合产量维持在最高水平,4~10月份需要采取的放牧措施是_____________。
(4)牧草的光合作用强度可用单位时间和面积的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5)在牧草上喷洒32P标记的磷肥,检测32P在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中的放射强度,结果见图2,其中A消费者处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
(6)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生产者体内的32P除被消费者利用外,还有部分进入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