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反应速度迅速
B.作用范围较广泛
C.作用途径是反射弧
D.作用时间短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体液调节特点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长。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大学的新生在军训长途行军时,好多同学脚底部都打了泡,泡破后,流出的淡黄色液体来源于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外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两部分。人体内环境指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大学新生在军训长途行军时,脚底部打泡是细胞间组织液渗出,所以流出的淡黄色液体来源于组织液。
考点:人体内环境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人体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内环境含义的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入混入5%的CO2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内分泌调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O2)通过体液传递,对人体的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其中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一方面满足病人对氧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提高病人的呼吸中枢的兴奋性,加强病人的呼吸能力。二氧化碳是调节呼吸的有效生理刺激,当吸收CO2含量较高的混合气体时,会使肺泡内CO2含量升高,动脉血中CO2含量也随之升高,这样就形成了对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呼吸中枢的活动就会加强,使呼吸加强。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生长素是人们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下列有关生长素说法正确的是
A.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均匀分布
B.植物的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的作用下,向光侧的生长素比背光侧多
C.植物的向光性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无子番茄的培育证明了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成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所以A不正确。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运输到下部的伸长区,造成背光侧的生长素比向光侧多,使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此出现向光弯曲,显示出向光性,所以B不正确;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双重作用体现在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在背光面和向光面,生长素都起促进作用,所以C正确。发育着的种子能合成生长素,促进的果实,但不能促进果实的成熟,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D不正确。
考点:植物激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长素的分布及功能的理解。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探究吲哚乙酸对月季插条生根作用的结果如图。据图可知
?
A.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应不同
B.吲哚乙酸超过一定浓度范围能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C.使扦插枝条产生相同根数的吲哚乙酸浓度相同
D.本实验可以不设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本题的实验变量是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而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等无关变量应该相同;错误。
B.吲哚乙酸超过10-5mol/L能抑制扦插枝条生根;正确。
C.使扦插枝条产生相同根数的吲哚乙酸浓度不一定相同,如对照组和10-5mol/L;错误。
D.本实验可以设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错误。
考点: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过程,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