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温室栽培是现代农业技术的一个重要体现,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人为地改变作物的生长周期,以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B.适当地通风,不仅有利于CO2的供应,也有利于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C.要适时地擦去温室玻璃上的水珠,以增加光照强度
D.采用红色的玻璃盖顶较无色红色的玻璃盖顶更能提高作物的产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在同等的光照强度下,无色的玻璃盖顶的透光能力较红色的玻璃盖顶强。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呼吸产生的CO2为6 mol
B.氧浓度为c时,消耗葡萄糖有50%通过酒精发酵
C.氧浓度为d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D.氧浓度为a时
E. 不进行有氧呼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总反应式可知,若CO2的产生量等于酒精的产生量,则说明此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而当CO2的产生量大于酒精的产生量时,则说明此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通过计算可知b浓度时,有氧呼吸消耗(12.5-6.5)/6=1mol葡萄糖, 无氧呼吸消耗6.5/2mol葡萄糖,有氧呼吸速率小于无氧呼吸速率;c中有氧呼吸消耗(15-6)/6=1.5mol葡萄糖,无氧呼吸消耗6/2=3mol葡萄糖,葡萄糖有50%通过酒精发酵;d中无酒精产生,则说明此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计算。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关键是掌握呼吸作用的反应式答题。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B.两种生物膜上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可产生ATP
C.图乙中的[H] 可来自于图甲所示反应产生
D.图乙的反应所需O2可来自于图甲所示反应产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是光合作用光反应水的光解,乙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甲、乙两种膜分别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内膜;A选项错误。光反应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均可产生ATP;C选项正确。
考点:考查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内膜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称取50克水果粉碎并过滤,在滤液中加入2毫升淀粉溶液混合,再滴入2滴碘液,混合溶液不变蓝,原因是
A.水果中含有酶,淀粉已被酶分解
B.水果中含有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将碘还原成碘离子
C.碘液加入数量太少,不能将淀粉变色
D.水果中含有酶,碘已被酶分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时,少数运动员会出现下肢肌肉抽搐的现象,这是由于长跑运动员在大量排汗的同时向体外排出了过量的
A.水
B.钙盐
C.钠盐
D.尿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