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为了测定呼吸商(RQ=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取右侧装置3组,甲组为A处放一定质量樱桃、B处放一定量NaOH溶液,乙组为A处放等量樱桃、B处放等量蒸馏水,丙组为A处放等量死樱桃、B处放等量蒸馏水。相同时间后,观察液滴移动情况是: 甲组左移量为X,乙组左移量为Y,丙组右移量为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代表的是甲组樱桃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B.甲组和乙组为相互对照.自变量是NaOH溶液
C.丙装置的作用是校正,氧气实际消耗量为(X+Z)
D.RQ=(X-Y+2Z)/(X+Z)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组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气体变化量为氧气变化量,通过丙装置的校正可知,氧气的消耗量为X+Z,A错误C正确。乙组用蒸馏水进行对照,属于空白对照,B错误。二氧化碳释放量为X-Y,所以RQ=(X-Y)/(X+Z),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题目所给的文字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一枝伊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单位时间内不同距离下枝条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B.A点和B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
C.B点条件下伊乐藻能进行光合作用
D.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自变量是温度和距离,因变量是气泡产生量。
A.移动白炽灯与大试管的距离,改变光照强度,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正确。
B.A处距离改变不影响气泡,而温度改变则气泡明显变化,所以限制因素是温度;B点白炽灯与大试管的距离太远,无论何种温度,都没有产生气泡,所以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正确。
C.B点没有产生气泡,说明伊乐藻能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正确。
D.若培养液缺镁,叶绿素合成受阻,光合作用减弱,而呼吸作用强度不变,需要提高光照强度,向左移动;错误。
考点:光合作用的因素,光补偿点。
点评:本题设计较为巧妙,一个实验中考查了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将烟草和大豆的原生质体混合后,将原生质体转移到适当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这时,在细胞混合物中,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有
①烟草一大豆杂种细胞?
②烟草细胞?
③大豆细胞?
④烟草—烟草细胞
⑤大豆—大豆细胞
A.①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可以看到五种,有烟草细胞,大豆细胞,大豆--大豆细胞,大豆--烟草细胞,烟草--烟草细胞。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右图为某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B.c点为该植物的光饱和点
C.d点的呼吸速率大于b点
D.b点时该植物的O2产生量为N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呼吸作用不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因为植物所处的环境温度不变,呼吸作用强度一直不变,所以abd点的呼吸作用强度是相同的;图中的a点,光照强度为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仍可进行呼吸作用,但不能说明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图中没有c点以后的曲线,不能说明c点为该植物的光饱和点;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呼吸作用消耗O2量为N1,那么光合作用产生O2量也为N1。故答案选D。
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在A选项中,如果把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直接认为是呼吸作用,就容易错选成A。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哪种物质有与其相同的运输方式

A.H2O
B.氨基酸
C.苯
D.CO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图可知是主动运输过程,需消耗细胞内能量,又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A选项是渗透作用,C、D选项是自由扩散,B选项是主动运输。所以B选项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点评: 主动运输过程是细胞主动选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从低浓度一侧通过载体协助、消耗细胞内能量到达高浓度一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