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能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
B.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它的合成受基因控制
C.在高等植物细胞内,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
D.酶均是由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专一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浆蛋白
B.麦芽糖
C.钙离子
D.激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血浆蛋白、钙离子和激素都存在于血浆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不存在于动物的内环境中。
考点:内环境成分
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成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方向,正确的是
A.一个神经元的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轴突
B.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C.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
D.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所以神经冲动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故B正确。
考点:神经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神经调节中突触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表示两种不同抗原刺激机体所引起的免疫强度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免疫强度增强主要是由于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引起的
B.参与图中免疫反应的细胞都起源于胸腺,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
C.记忆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作用具有特异性,所以首次注射B抗原免疫强度弱于二次注射A抗原
D.不同记忆细胞记忆的时间不同,所以有些疫苗要多次注射才能产生较长时间的免疫能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发挥免疫作用,免疫强度增强;B细胞起源于骨髓;记忆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作用具有特异性,首次免疫过程中产生,二次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不同记忆细胞的寿命不同,所以有些疫苗要多次注射才能产生较长时间的免疫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丘脑细胞不具有的作用是
A.形成渴觉,发出喝水的命令
B.合成并分泌某些激素
C.合成并分泌某些递质
D.感受某些刺激,形成冲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渴觉形成于大脑皮层。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