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n次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2)n,AA、aa的频率均为1/2[1-(1/2)n]。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
①发生了隔离 ②发生了基因频率的变化?③发生了自然选择
④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改变?⑤没有发生生物进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
D.②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最初只有Aa型豌豆,现在出现了三种,说明基因型频率改变,但经过计算发现,基因频率不变,说明种群没有发生突变、没有出现生殖隔离、没有发生自然选择、也没有发生进化,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某一瓢虫种群中有黑色和红色两种体色的个体(如下图),这一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对红色(b)为显性。如果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7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4%。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

A.18%、82%
B.36%、64%
C.57%、43%
D.92%、8%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已知该种群中BB.BB.bb的基因型频率,然后由公式B的基因频率=BB基因型频率+1/2×Bb基因型频率=18%+1/2×78%=57%,b的基因频率=1-57%=43%,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基因型为AA、Aa、aa的一个种群后代,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是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A.这对等位基因中A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B.A的基因频率将逐渐增加,而a的基因频率将逐渐下降
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D.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现代进化理论的有关知识,属于考纲分析推断层次。由题干信息中种群中生存能力是AA=Aa>aa,说明这对等位基因中A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长期的选择过程中,A的基因频率将逐渐增加,而a的基因频率将逐渐下降;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中,错误的有
A.后者以种群为研究对象
B.两者都认为生物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
C.两者都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变异的重要来源
D.后者认为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两个重要区别是:(1)研究单位不同:前者以个体为单位,后者以种群为单位;(2)遗传与变异的解释:前者不能从本质上解释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后者从基因的水平进行了解释。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一个害虫种群在先后施用两种杀虫剂后,其种群密度的变化状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来自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产生于施用农药以前
B.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杀虫剂对害虫的选择作用实现的
C.实践证明:从B→C、D→E经历的时间都不长
D.这是因为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能力
E.害虫产生的对杀虫剂甲的抗药性对杀虫剂乙也起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对杀虫剂的抗药性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产生于施用农药以前,农药只是起到筛选的作用;正确。
B.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杀虫剂对害虫的定向选择作用实现的;正确。
C.从B→C、D→E经历的时间都不长,这是因为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能力;正确。
D.害虫产生的对杀虫剂甲的抗药性,C→D说明对杀虫剂乙不起作用;错误。
考点:抗药性的内因和外因。
点评:以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提升了学生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