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突触的正确叙述是
A.兴奋从轴突传递到细胞体只能通过突触实现
B.神经元之间一般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
C.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D.突触小泡存在于突触后膜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可以从轴突传递到细胞体,也可能由轴突到树突再到细胞体,A不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B正确;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一般不是蛋白质,如组织胺等,所以C不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小泡内,突触小泡在突触小体内,通过胞吐进入突触间隙,D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科学家利用微电极插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研究兴奋的传导。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兴奋产生后沿神经纤维双向传导
B.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并沿树突传到其它细胞
C.当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测得膜内电位低于膜外的电位
D.当刺激神经纤维膜上某一点时,此处膜内电位高于膜外电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当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由于膜外钠离子内流,膜内的电位高于膜外。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当刺激神经纤维上的某一点时,将会出现
A.所产生的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
B.神经细胞内的阳离子比细胞外的阳离子少
C.所产生的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
D.神经细胞内的阳离子比细胞外的阳离子多(局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未受到刺激时,由于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外流,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这样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形成基本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相反,故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递是双向的,故A和C都错。这时受刺激部位膜内阳离子比细胞外的阳离子多,故D正确,B错。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递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果树栽培过程中为提高产量常剪去顶芽,其目的是
A.保证光合作用正常进行
B.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
C.促植物多开花
D.减少呼吸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果树栽培过程中剪去顶芽,解除茎的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有利于提高产量。所以B选项正确。
考点:考查生长素的两重性。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B.从温暖环境到寒冷环境后皮肤血流量增加
C.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
D.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是以汗液中水分蒸发的形式,A错误;从温暖环境到寒冷环境后,机体减少散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B错误;人在安静时产热主要来自内脏,运动时主要来自骨骼肌,C正确;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体温调节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