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C.微生物不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D.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能够循环利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连线题 为研究森林群落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美国一研究小组在某无人居住的落叶林区进行了3年实验。实验区是两个毗邻的山谷(编号1、2),两个山谷各有一条小溪。1965年冬,研究人员将2号山谷中的树木全部砍倒留在原地。通过连续测定两条小溪下游的出水量和硝酸盐含量,发现2号山谷小溪出水量比树木砍倒前升高近40%。两条小溪中的硝酸盐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大气中的N2进入该森林群落的两种途径有___________。在森林群落中,能从环境中直接吸收含氮无机物的两大类生物是_____________。
(2)氮元素以N2、NO3-和________的形式被生物吸收,进入细胞后主要用于合成_____两类生物大分子。
(3)图中显示,1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出现季节性规律变化,其原因是不同季节生物________。
(4)1966年5月后,2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急剧升高,主要的两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
(5)硝酸盐含量过高的水不宜饮用。在人体消化道中,硝酸盐可转变成亚硝酸盐。NO2-能使DNA中C-G碱基对中的“C”脱氨成为“U”。上述发生突变的碱基对经两次复制后,在该位点上产生的碱基对新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氮元素从森林群落输出的两种途径是___________。
(7)该实验结果说明森林群落中植被的两个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生物固氮、闪电固氮? ? 植物和微生物
(2)NH4+? 蛋白质、核酸
(3)对硝酸盐的利用量不同
(4)①.丧失了植被对硝酸盐的吸收;②.动植物遗体分解后,产生的硝酸盐进入小溪
(5)T-A? ?U-A
(6)通过细菌的作用将硝酸盐最终变成N2返回大气、雨水的冲刷
(7)涵养水源、同化无机环境中的氮元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一片草原上,假如一年中,至少有70000只昆虫生活才可养活一只食虫鸟,而食虫鸟若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将能量传给鹰,则理论上每年大约需要3000只食虫鸟才能维持一只鹰的生存,那么如果只靠捕食食虫鸟来生活,则每年至少需要多少只昆虫才能保证一只鹰的生存?
[? ]
A.2.1×108
B.2.8×108
C.1.05×108
D.无法统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连线题 为建设现代新农村,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科技工作者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生态农业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农作物属于___________,食用菌属于___________;食用菌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全部小麦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_,农作物、家禽、菌类等所有生命个体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
(3)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是_______和_______。
(4)与传统农业相比,该生态农业具有的明显优势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生产者? ?分解者? ? 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2)种群? ?群落?
(3)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4)实现了废物资源化、能量多级利用、减轻了环境污染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是M和N,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可能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的是
[? ]
A.M>100N
B.M<100N
C.M<25N
D.M>25N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