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两侧存在电位差,称之为静息电位;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电位差发生变化,称之为动作电位,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 外流产生
B.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Na+ 外流产生的
C.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Na+ 内流产生的
D.动作电位的产生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神经纤维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造成K+ 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是静息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静息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与化学递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均能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
B.化学递质的释放的方式是主动转运
C.相同的化学递质可以引起不同细胞的不同反应,可能与突触后膜上糖蛋白的差异有关
D.在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结合后,可以引起持久的反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图中最能依次表示正常黄牛、破坏下丘脑的水牛、单个离体奶牛细胞和正常蜗牛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关系的是

A.①②①④
B.③④①②
C.①④④④
D.③②④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黄牛属于恒温动物,在低温环境下,需要氧化分解有机物,增加产热量来维持体温,故外界温度越低,耗氧量越大;破坏下丘脑的水牛失去体温调节能力,单个离体奶牛细胞和正常蜗牛都相当于变温动物,温度越低,酶活性降低,代谢速率减慢;故选C。
考点:温度影响动物的耗氧量。
点评:以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提升了学生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人体的活动受神经中枢的指挥,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位于
A.脊髓
B.下丘脑
C.小脑
D.大脑皮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躯体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
考点: 考查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点评: 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是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部分图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某流感病毒侵入机体后, T细胞细胞周期变短
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C.T细胞成熟于骨髓,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
D.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甲型流感病毒清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病毒进入后,T细胞受抗原刺激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因此T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故A正确;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依赖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故B错;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故C错;抗体是浆细胞分泌,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免疫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