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有关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使用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35S的培养基中培养出来的
B.35S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沉淀物中也不排除有少量的放射性
C.采用搅拌和离心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体内生活的,所以要形成35S标记噬菌体应含噬菌体在含35S细菌中培养,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外壳蛋白质,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体内,采用搅拌和离心手段就把噬菌体的外壳蛋白质与细菌分开,但也有少量的还来不及分开,所以B答案正确而C答案错误。新形成的噬菌体中虽然没有检测到35S,但噬菌体的外壳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体内,其蛋白质是否能作遗传物质不能确定,该实验只能说明DNA确实是遗传物质。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
B.选择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DNA和蛋白质
C.实验结果表明噬菌体DNA没有进入大肠杆菌
D.混合培养的时间、温度等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先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细菌,再用噬菌体去侵染被标记的细菌后,用被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通常用35S、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分子,噬菌体把DNA分子注入到细菌体内而把蛋白质外壳留在体外,所以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考点: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洋葱细胞有8对染色体,完成有丝分裂后细胞内的DNA和染色体数分别是
A.16个和8对
B.32个和8对
C.32个和32对
D.以上答案均不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有丝分裂结束后细胞中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不变。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为
A.绝大多数生物由DNA携带遗传信息
B.DNA分布在染色体上
C.DNA是唯一能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物质
D.只有DNA能够自我复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DNA是遗传物质是针对自然界中生物而言的,绝大多数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只有极少数的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A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过组织培养,发育成一株完整的幼苗,这一过程不涉及
A.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
B.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自由扩散、主动运输、相关激素的调控
C.DNA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D.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