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25%,aa个体占49%,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下降,上升;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
C.不变,不变;不变
D.增大,不变;不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A基因型个体占25%,aa基因型个体占49%,则Aa基因型个体占26%;
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A%=AA%+Aa%/2=25%+26%/2=38%;
a%=aa%+Aa%/2=49%+26%/2=62%;杂交后A的基因频率不变;
AA=38%×38%<25%;
Aa=2×38%×62%>26%;答案选A。
考点: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点评: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如掌握计算方法,可以很快解决此题。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关于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
B.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2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
C.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
D.若种群1和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地理隔离使得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不能相遇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A正确。进化是量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即出现质变即新物种的形成;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B、D正确。有地理隔离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不存在地理隔离也可能形成生殖隔离;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知识,意在考查识图能力及对知识的理解应用。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为15人,女性患者1人,男性患者14人,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应为:
A.5.17%
B.3.88%
C.15%
D.10.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200名女性职工中,色盲基因携带者(XBXb)15人,患者(XbXb)1人, 正常(XBXB)184人。200名男性职工中,患者(XbY)14人,正常(XBY)186人。可以计算出色盲基因(Xb)数目为15+1×2+14=31,这对等位基因(XB+ Xb)总数为200×2+200=600,所以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31÷600×100%≈5.17%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家鸡起源于原鸡,现家鸡的年产卵量可达260个以上,而原鸡年产卵量仅为12个。“先有(家)鸡,还是先有(家鸡)蛋?” 下列与这一问题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鸡和家鸡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可见由原鸡到家鸡并没有发生进化
B.人工饲养条件能够满足原鸡多产卵的营养需求,从而使产卵量变多
C.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的蛋,孵化出了产卵量高的鸡,并被人工选择
D.由原鸡到家鸡,是定向的自然选择使原鸡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结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原鸡和家鸡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只能确定原鸡和家鸡没有产生生殖隔离;现在的家鸡产卵量高,是由于原鸡产生了遗传物质变化的受精卵,孵化出产卵量高的鸡,被人工选择保留下来;原鸡在食物充足的饲养条件下产卵多,该变异是由环境条件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由原鸡到家鸡,是人工选择的结果。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生物进化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了人工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属于对理解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公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公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A.代代经常使用的结果
B.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
C.繁衍后代的需要
D.自然选择的结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公鹿鹿角发达是一种适应性,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