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是铁硫杆菌体内发生的生化反应,与其同化作用类型相同的生物是

A.酵母菌
B.水稻
C.乳酸菌
D.山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铁硫杆菌进行的是化能合成作用,同化作用类型是自养型,水稻是自养型,酵母菌、乳酸菌、山羊都是异养型,选B
考点:本题考查代谢类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动物细胞培养的正确过程是
A.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株—细胞系
B.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系—细胞株
C.传代培养—细胞系—原代培养—细胞株
D.原代培养—细胞株—传代培养—细胞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原代培养在先,传代培养在后;细胞传至50代前为细胞株,50代以后带有癌变特点的传代细胞为细胞系。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凝血过程需要多种要素参与,下列与凝血无关的是
A.纤维蛋白原
B.白细胞
C.血小板
D.维生素K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凝血是血液从液体转变成为凝胶状态的过程。血液凝固是因血浆中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其最后表现就是由不溶解的纤维蛋白网罗红细胞形成凝血块。凝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酶促反应过程,参与此过程的有凝血因子、Ca++、血小板等。此反应可分为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及纤维蛋白形成三个阶段。第1阶段中,又因起动方式及因子χ激活途径不同而分为内源性与外源性凝血两个途径(见凝血过程示意图)。

内源性凝血起动于接触激活,即Ⅻ因子接触到带负电荷的表面(在体内为血管受损后暴露的胶原纤维;在体外为玻璃表面、白陶土等)被激活。而外源性途径则由组织损伤释放的组织因子(因子Ⅲ、组织凝血活酶)所起动。凝血反应一旦激活,则如瀑布一样发展,一直到血液凝固为止。大多数凝血因子(如因子Ⅰ、Ⅱ、Ⅴ、Ⅶ、Ⅹ、Ⅸ等)都是在肝脏中合成。维生素K能促进肝中凝血因子的合成,被称为“凝血维生素”。由此可见,A、C、D项都与凝血有关。B项无关。所以,答案为B。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粒的分开和倍增分别发生在
A.前期和后期
B.中期和末期
C.前期和间期
D.前期和中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间期时,中心粒倍增,成为两组。进入分裂期,两组中心粒逐渐移向细胞两极。而分开至两极之后才会发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进入中期。由此知分开发生在间期和中期之间,即前期。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大肠杆菌在生长时,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培养液的3000倍。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影响细胞呼吸作用的药物,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立即下降,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A.破坏了线粒体的结构
B.破坏了核糖体的结构
C.破坏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抑制了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知识。钾离子吸收为主动运输,需载体和能量,题中说明不影响呼吸作用供能,则是影响了载体。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