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酶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纤维素酶可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
B.胰蛋白酶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
C.限制核酸内切酶只用于提取目的基因
D.DNA连接酶只用于DNA拼接重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细胞壁,A正确;胰蛋白酶处理组织,形成分散的悬浮细胞、贴壁细胞需要用胰蛋白酶消化处理,B正确;限制核酸内切酶用于提取目的基因,还用于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C错误;DNA连接酶能将DNA链连接起来,用于DNA的拼接,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如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把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它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本实验说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CO2?②光合作用制造淀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⑤光合作用需要光
A.④⑤
B.①③
C.②③
D.②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遮光部分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曝光部分变蓝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用含同位素18O的H2O来研究光合作用,可以证明
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光合作用中能产生有机物
D.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光反应阶段中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H2O—→2[H]?+?1/2?O2)证明了氧气来自水。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是细胞分裂各阶段的细胞核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癌变时,致癌因素发挥作用的时期主要是b阶段
B.d、e阶段仍然有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e阶段细胞核内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之比为1:1
D.若该细胞从a时刻开始培养在含3H标记的胸苷的培养液中,则e阶段时细胞核中含3H的DNA占总DNA的5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G2期,分别对应图中的a、b、c。其中S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此时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图中d时期包括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e时期是有丝分裂末期。
A.致癌因素能在DNA复制时(图中b阶段)引起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
B.从图可知,d、e阶段细胞中含有少量mRNA,可见这两个阶段,在核糖体上仍然有蛋白质的合成
C.e阶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此时着丝点已经分裂,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所以细胞核内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为1:1
D.从a到e为一个细胞周期,此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所以该细胞从a时刻到e阶段,在含3H标记的胸苷的培养液中只复制了一次,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e阶段时,细胞核中的DNA都含3H,占总DNA的100%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及DNA复制的相关知识。
点评:这类试题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变化特点。本题还结合了蛋白质合成及DNA半保留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将一株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小时,然后将一片叶的主脉中部切断,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将此叶片脱色处理后,再用碘液处理,结果叶的上部呈棕褐色,下部呈蓝色,这个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
A.光
B.CO2
C.H2O
D.叶绿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叶片的主叶脉中部切断,使上部的供水量减少,从而影响光合作用,所以产生淀粉少,遇碘呈棕褐色,而下部由于水量供应充足,故遇碘呈蓝色。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