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站”
B.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实验中都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C.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
D.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线粒体是通过氧化分解丙酮酸释放能量,叶绿体是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有机物内的化学能;A正确。观察线粒体用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叶绿体中含有色素,不需要染色;B错误。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增大膜面积;C正确。蓝藻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也能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等相关知识,相对基础,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的过关。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将一植物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细胞是活细胞
B.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一段时间后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
D.细胞液和细胞外界的溶液存在浓度差
E. KNO3溶液低于细胞液浓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是:(1)活的成熟(具有液泡)的植物细胞;(2)细胞液和细胞外界的溶液存在浓度差,且细胞外液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将一植物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说明此细胞是活细胞,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液和细胞外界的溶液存在浓度差, KNO3溶液高于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能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所以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质壁分离及复原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把蚕豆叶表皮浸泡到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中,开始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然后又自动复原,发生自动复原的原因是
A.原生质层被破坏
B.细胞壁被破坏
C.尿素分子已经进入细胞
D.尿素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尿素属小分子,可以通过原生质层。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用呼吸抑制剂处理红细胞,细胞对下列物质吸收量显著减少的是
A.K+
B.葡萄糖
C.O2
D.H2O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红细胞吸收K+属主动运输,需消耗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吸收O2、H2O属自由扩散,均可消耗ATP。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对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
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
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
D.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于突然中断CO2的供给,导致CO2固定减弱,形成C3减少,而光反应正常,C3还原正常,所以C3含量减少,CO2固定减少导致C5化合物增多。所以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
考点:考查环境因素变化对叶绿体内物质的影响。
点评: 叶绿体内物质浓度的变化,通常情况下,光反应增强,C3减少,原子氢、ATP、C5增多,CO2固定增强,C3增多,原子氢、ATP、C5减少,反之亦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