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属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点是
A.同源染色体联会
B.同源染色体分离
C.着丝点分裂
D.染色单体分开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的比较:
?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分裂起始细胞
体细胞和原始
生殖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染色体复制次数
一次
一次
细胞分裂次数
一次
连续两次
着丝点分开时期
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
不发生
发生
同源染色体分离及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不发生
发生
子细胞染色体数
与母细胞相同
母细胞的一半
子细胞类型
体细胞和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
子细胞个数
两个
四个
考点: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的比较。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综合,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的两类细胞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A.蛙的红细胞与淋巴细胞
B.人的胰岛B细胞与杂交瘤细胞
C.小鼠的骨髓瘤细胞与造血干细胞
D.牛的精原细胞与精细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说明该细胞具有增值能力。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无染色体数目周期性变化,淋巴细胞有增值能力,有染色体数目周期性变化,A错;人的胰岛B细胞高度分化,无增值能力,无染色体数目周期性变化,杂交瘤细胞有,B错;小鼠的骨髓瘤细胞与造血干细胞都有增值能力,和染色体数目周期性变化,C正确;精原细胞有增值能力,和染色体数目周期性变化,精细胞高度分化,无,D错。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增值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有几项是正确的
①在基因工程操作中为了获得重组质粒,必须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露出的黏性末端可以不同
②只要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就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③若要生产转基因抗病水稻,可将目的基因先导入到大肠杆菌中,再转入水稻细胞中
④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出的新品种是二倍体
⑤基因治疗主要是对具有缺陷的体细胞进行全面修复
⑥诱导细胞融合之前,需将抗原反复注射给实验小鼠,目的是获得产生单一抗体的效应B细胞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基因工程操作中为了获得重组质粒,可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露出的黏性末端相同,也可以用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故①错误;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不一定能产生单克隆抗体,所以需要进行抗体检测,故②错误;大肠杆菌不能用作基因工程的运载体,故③错误;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但培育出的新品种是多倍体,故④错误;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有缺陷的细胞中,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并不是对具有缺陷的体细胞进行全面修复,故⑤错误;诱导细胞融合之前,需将抗原反复注射给实验小鼠以获得产生单一抗体的效应B细胞,故⑥正确。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下列对图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DNA合成的抑制物能作用于AB段
B.为获得多倍体,使用秋水仙素溶液作用于BC段
C.DE段的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D.该图示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AB段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正确。
B.为获得多倍体,使用秋水仙素溶液作用于BC段前期的纺锤体形成;正确。
C.DE段的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正确。
D.该图示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变化;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字母A代表的是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B.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
D.图1方框部分是RNA结构单位之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1中的A代表腺嘌呤,b、c都为高能磷酸键,储存大量的能量;A错误。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也就是ATP的水解,图1中的c键断裂,也就是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并释放能量;B正确。酶具有高效性,使反应速度加性,C正确。图1方框中物质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