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做“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灭菌→接种→培养→外形观察→镜检
B.接种→灭菌→培养→外形观察→镜检
C.培养→灭菌→接种→外形观察→镜检
D.培养→接种→灭菌→外形观察→镜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微生物培养时,对培养基必须先进行灭菌消毒。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把小球藻培养液放在明亮处一段时间后,向其中滴加酚红pH指示剂(遇碱变红),培养液变为红色;若将此培养液分为两份,一份放在暗处,一份放在明处,结果放在明处的仍为红色,而在暗处的又恢复为原色。其原因是
A.光合作用消耗了CO2
B.光合作用产生了氧
C.光合作用产生了CO2
D.光合作用消耗了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放在暗处的小球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增多ph值下降,所以在暗处的又恢复为原色,放在明处的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所以ph值升高放在明处的仍为红色。答案A。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当血液流经肝脏后,下列各项指标会上升的是:
①氧分压 ?②饥饿时血糖含量 ?③尿素绝对含量 ?④pH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以肝脏为核心命题点,考查了细胞呼吸、血糖调节、脱氨基作用、尿素生成等知识点,综合考查了分析判断能力。饥饿时肝糖元分解使血糖含量上升;血液流经肝脏后,氨转变为尿素,使尿素绝对含量上升,故B对。肝细胞代谢后氧分压下降,由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故对pH影响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人体内部的丙酮酸能转变为丙氨酸,对此过程的不正确的叙述是
A.产物为必需氨基酸
B.依赖于氨基转换作用
C.参加催化的酶为谷丙转氨酶
D.进行场所主要是肝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氨基酸的形成。必需氨基酸指的是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而根据题干可知丙氨酸可在人体内形成,因此丙氨酸为非必需氨基酸,A错误。丙酮酸不具有氨基,必须通过转氨基作用才能形成丙氨酸,该过程的催化酶为谷丙转氨酶,场所主要在肝细胞中。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餐桌上黄豆生的豆芽菜比黄豆本身更受欢迎,原因是
A.豆芽菜中的蛋白质比黄豆中含量高
B.黄豆长成豆芽莱的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增加了
C.1公斤的黄豆能生成5公斤的豆芽菜,营养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D.豆芽莱中的叶绿素含量比黄豆中的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黄豆长成豆芽(不含叶绿素)过程中,消耗有机物的,所以有机物含量减少,但种类增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