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控制人的血型的等位基因ⅠA、ⅠB、i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图不能说明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基因突变是可逆的
C.基因突变产生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可以通过突变相互转化
D.基因突变是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可以从ⅠA突变为ⅠB和i看出。B.基因突变是可逆的从ⅠA和ⅠB的可逆转化亦可以看出。C.基因突变产生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可以通过突变相互转化。前半句可以从控制人的血型的等位基因ⅠA、ⅠB、i中看出,而后半句可以从B.基因突变是可逆的看出。至于D.基因突变是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一是由图中无法直接看出(图中未标明时期),二是基因突变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发生的概率大,其他时期也可发生。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去年有一批次蒙牛纯牛奶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140%。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会导致p53基因(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的基因)失去正常功能,导致肝癌的发生。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黄曲霉毒素诱发肝癌发生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p53基因属于原癌基因
C.肝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的原因之一是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
D.对于肝癌晚期的病人,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黄曲霉毒素诱发肝癌发生的原理是基因突变,p53基因是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的基因,所以不属于原癌基因,所以B选项错误。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易移动和扩散。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假设某大肠杆菌只含31P?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32P?的培养基中便能得到只含32P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只含32P的DNA大肠杆菌培养到只含31P的培养基中,连续分裂n次,则子代中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a+b)/2
B.[(2n -1)×a+b)]/ 2n
C.[(2n -1)×b+a)]/ 2n
D.(2n×a+b)/ 2n+1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连续分裂n次,子代 DNA 分子为2n个,新增的(2n+1 -2)条单链均为含31P,可以理解为(2n -1)个DNA分子质量为a,一个DNA分子质量为b。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一条染色体上连接的两条染色单体上所携带的全部基因,本应该完全相同,但实际不同,其原因可能是:
A.复制时出现差错
B.联会时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C.发生了连锁和互换
D.该生物为杂合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无论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染色体只要是复制时出现差错,就会造成一条染色体上连接的两条染色单体上所携带的全部基因不完全相同。如果该生物是杂合体,那么只有在减数分裂时才可能发生连锁互换或者说同源染色体非姐妹单体之间交叉互换,题干中没有说明该生物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故答案选A。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和配子的形成过程
点评:基础题,联会时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是不发生交叉互换的,只有同源染色体非姐妹单体之间才可有交叉互换。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步;①培养噬菌体,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大肠杆菌,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顺序为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为:分别用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噬菌体侵染上述细菌,得到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搅拌、离心;放射性检测。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