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细菌不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C.SARS病毒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D.多细胞生物中单个细胞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病毒、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SARS病毒不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靠各种分化的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检验糖尿病人的尿液里是否含有葡萄糖,一般可使用下列哪种试剂
A.碘液
B.斐林试剂
C.双缩脲试剂
D.苏丹III染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用于检测还原性糖(葡糖糖、果糖、麦芽糖等),有砖红色沉淀现象,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科学工作者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鼠细胞的膜蛋白后,进行细胞融合实验(如图所示)。该实验说明

A.膜蛋白是可以移动的
B.两种细胞的膜蛋白种类相同
C.膜蛋白可以起生物催化作用
D.膜蛋白能控制某些物质出入细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膜的探究历程。人细胞和鼠细胞的融合实验,由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在融合前,先分别用不同的荧光染料将人和鼠细胞膜的蛋白质进行标记。观察融合后的细胞:开始细胞膜上的红色和绿色各占一半,37℃下培养40 min后,两种颜色就均匀分布在融合后的细胞膜表面了。从颜色的移动可推知一定是蛋白质分子的移动。
点评:从本题科学家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我们还可以领悟到科学实验思想。①实验原理:细胞膜的组成成分(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细胞膜中分子的流动→细胞膜的流动性。②实验方法设计:用红、绿色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细胞融合→观察实验结果→进行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发散:若变换题干:“把融合后的细胞,放置在0℃的温度下培养40 min后,则融合细胞表面两种颜色的分布情况可能如何?说明了什么问题?”解析:由于温度太低,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的流动减弱,所以融合细胞很可能仍然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色。这可以说明,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的流动性受温度的影响,在低温下显著减弱。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均不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A.噬菌体和颤藻
B.酵母菌和颤藻
C.衣藻和噬菌体
D.小麦和大肠杆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噬菌体是细菌病毒,颤藻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为真核生物,衣藻是单细胞藻类,为真核生物,小麦是种子植物,为真核生物,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分类做个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膜系统使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区域化
B.内质网膜与其他生物膜在结构上密切联系
C.低温能够使细胞膜流动性增强
D.不同的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故A正确;内质网膜与其他生物膜在结构上密切联系,故B正确;低温条件下,分子运动速率慢,会使细胞膜流动性减慢,故C错;不同的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不同,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