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果用32P和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该噬菌体侵染细菌后,新生成的大多数子代噬菌体
A.含32P和含35S
B.不含32P和不含35S
C.不含32P和含35S
D.含32P和不含35S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只把DNA注入到细菌体内,利用DNA作为模板,所需原料、场所、能量、酶等均由宿主细胞提供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DNA是半保留复制,子代噬菌体中只有两条含模板链,所以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面是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一些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A.癌细胞是能连续分裂的细胞
B.正常情况下,细胞都会衰老和凋亡
C.苯也是一种致癌因子
D.老年人头发变白是因为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减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癌细胞能无限增殖,是能连续分裂的细胞;正确。
B.正常情况下,细胞都会衰老和凋亡,生命系统才能推陈出新;正确。
C.苯是一种化学致癌因子;正确。
D.老年人头发变白是因为有关酶的活性降低,而黑色素合成减少;错误。
考点:细胞的癌变、细胞衰老和凋亡。
点评:考查基本,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学生应理解加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右图为人体某细胞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

A.a过程是细胞的分化,b过程是细胞的增殖
B.与⑦细胞相比
C. ⑥细胞运输物质的效率更高
D.形成②③④细胞的过程会出现染色单体的分离
E.进入c过程的细胞凋亡主要是由于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过程是细胞增殖,b过程是细胞分化;与⑦细胞相比,⑥细胞体积大,运输物质的效率低;形成②③④细胞的过程是有丝分裂,后期出现染色单体的分离;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下列细胞或生物体中,能独立进行“翻译”的是
A.SARS病毒
B.人体成熟红细胞
C.艾滋病的病原体
D.蚕豆根尖生长点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C是病毒不能独立生活,人体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D是高等植物不断分裂的细胞,能不断进行蛋白质合成,所以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P元素只是32P)。若将该DNA分子放在只含31P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两次,则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原来
A.减少1 500
B.增加1 500
C.增加1 000
D.减少1 00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DNA复制两次,共形成4个DN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3+2*62)*1000/4=62500,而原DNA相对分子质量为64000,二者差值为1500。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