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在“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中,某同学为了“观察肝匀浆在加入酸后的pH的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整方法步骤并回答问题
(1)方法步骤:
第一步:画记录表。
第二步:将25mL肝匀浆倒入50mL烧杯中。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同学此后继续进行了肝匀浆、自来水、缓冲液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下列坐标轴上绘制出相应曲线。


参考答案:(1)第三步:用pH计或pH试纸测定起始的pH,并作记录。
第四步:一次加一滴0.1mol/LHCl,然后轻轻摇动。加入5滴后再测pH。重复这一步骤直到加入了30滴为止。将pH测定结果记入表中。
(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要计算酶促反应的速率,以下实验中哪个是最必要的
[? ]
A.设其他条件最适,改变温度,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量
B.设其他条件最适,改变反应时间,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量
C.设其他条件最适,改变酶的浓度,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量
D.设其他条件最适,改变酶的浓度,观察反应物的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K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分别加入25ml实验材料→测pH→滴加5ml0.1mol/L的HCl、摇匀→测pH→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重复实验并记录。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都应测量三种材料的pH值,其目的是_______。
(2)该同学用如图所示曲线来预期探究结果,试回答:
①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符合科学的是______组,理由是________。
②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________作用。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3)如果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本探究实验还应该补充_______。
参考答案:(1)获得实验前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pH值做比较
(2)①加水;清水中加HCl后,溶液pH值下降
②对照;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维持pH值相对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的这种能力比较强
(3)加入NaOH后,血浆pH值仍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对照实验。

其他同学看了该实验设计后,提出下列修改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
A.2号试管应该保持在37℃环境中进行恒温处理
B.1号试管不必加2mL蒸馏水,而应加入2mL新鲜唾液
C.2号试管不必加2mL新鲜唾液,而应加入2mL蒸馏水
D.1号试管应加入2mL新鲜唾液,并保持在0℃环境中进行恒温处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几位同学在探索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其中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①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②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新鲜的α—淀粉酶溶液1mL
③置于适宜温度下保温5min
④分别置于100℃、60℃、0℃环境中保温5min
⑤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观察现象
⑥将试管中溶液的pH分别调到3、7、11,保持5min
[? ]
A.①④②③⑤
B.①⑥④②⑤
C.①②⑥③⑤
D.②⑥①③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