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__________,遵循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2)B组产生的矮秆抗病Ⅱ类型不能直接利用,可以用___________处理,得到理想的品种,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_。 (3)在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的不同之处表现为 ①能大幅度改变某些性状 ②能形成新基因 ③能形成新基因型 ④一般对个体生存有利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选择题  让植株①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分别作如图所示处理。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由③到⑦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B.获得④和⑧植株的育种原理基本上相同 C.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D.由③至④过程中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变异
   
  
	        4、选择题  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 ] A.基因突变 B.基因自由组合 C.染色体交叉互换 D.染色体变异 
   
  
	        5、连线题  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新品种AAbb,可以采用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_。 (2)过程⑤⑥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由AaBb得到⑤Ab个体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过程⑥的处理方法是用__________处理幼苗。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育种的优势是________。 (3)过程⑦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___,原理为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